导航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部门乡镇 > 乡镇 > 禾云镇 > 其他 > 乡镇动态

“牵手”国资,寻找禾云振兴“密钥”

时间: 2023-01-18 16:13   来源:本网   发布机构:   点击:-

  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起点上,乡镇如何发扬赛龙夺锦精神、统筹资源要素,争取成为清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国有企业如何更好发挥应有作用,助力乡村振兴?为了寻找答案,1月13日,广州市国资委组织市属国企赴清远市清新区禾云镇开展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并考察产业振兴项目,通过国资与禾云镇成功“牵手”,共同谋划下一步发展计划,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党建先行

  广州市国资委分组走进禾云镇的桂岭村和桂湖村,开展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与桂岭、桂湖党支部书记座谈交流,面对面分享组织建设经验......

  活动当天,广州市国资委的多个党支部深入实地调研,听取村情介绍,查看村容村貌,了解群众需求,与村“两委”共商乡村振兴大计,开展党支部结对帮扶共建活动,在实现组织对接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理念对接、资源对接、发展对接,真正把组织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及时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带动和推动结对村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

  桂岭村党总支部书记欧文学在活动后表示,“我相信通过这样的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让我们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学到先进经验,能够有力促进村党支部的各项工作,为乡村振兴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强调“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禾云镇坚决扛起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落到实处。一是召开纪律教育学习月党支部书记暨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增强领导干部以新思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政策和理论水平;二是引导民营企业发挥资源优势,采取捐款捐物、出工出力、“村企共建”等形式,支持配合农村改善人居环境、关爱弱势群体;三是创新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以工业园区企业协会为抓手,集中力量为党建结对村组织夯实发展基础。

  接下来,禾云镇将进一步扎实开展好党建联建活动,促进党建联建活动的开展取得更好成效,走出一条结对共建、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

  因地制宜,产业帮扶

  “禾云镇在稀土、预制菜产业和仙草种植等方面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本土优势,希望将来能够各自优势领域开展密切合作。”经过实地考察,多家市属国企对禾云镇表达了浓厚的合作意向。据悉,这是继去年清新区举行清新·禾云乡村振兴产业招商会、近30家广州市属国企“组团赴约”后,广州市国资委和禾云镇的又一次“火花碰撞”。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清新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搭建产业发展强平台、构建全员招商大格局、激活创新发展新动力等多措并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禾云镇充分利用区位优势,锚定“一城两园三地”的发展定位,借助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力量,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2022年5月31日,一场对标禾云镇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招商会在清新区举行,近30家广州属国企“组团赴约”。时隔近半年,禾云镇再次向广州市国资委发出邀请,促成本次党支部结对共建和产业振兴项目考察活动。

  明确目标,注重基础,真抓实干,务求必胜。禾云镇梳理形成了《广州市属国企在禾云镇产业帮扶项目意向情况表》,与企业共同研究论证项目落实可行性。目前,达成合作意向企业2家,引进芳香作物种植项目1个,麻竹笋加工项目1个。

  合作不断走深走实,“政府牵线搭桥、企业深入交流”的招商模式从尝试变成常态。经过实地考察,广州工控集团、广州酒家集团、广州产投集团、广州采芝林药业有限公司和广州王老吉投资有限公司等多家广州市属国企表示,希望未来与禾云镇不断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加快产业融合发展,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强筋壮骨。

  广州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曾涛在座谈会上指出,在乡村振兴这辆“高速列车”上,国有企业不能缺席,更要因地制宜理清发展思路,切实找准工作突破口,大力引进培育带动性强、效益高的农业产业和特色品牌,走农业产业化和适度规模化发展之路,积极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乡村振兴贡献国资国企力量。

  未来,禾云镇将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做好规划设计,紧密结合本地大棚种植、特色种植、预制菜产业等优势,做好特色农业产业增值、村级集体经济壮大等工作,奋力打造禾云振兴“新样板”。



IMG_7213(1).JPG


1673598260137(1).jpg

您已选择离开清新区政府门户网站,接下来跳转至的页面与本站无关。 4秒钟之后将自动跳转到新页面,请您稍候…… ×

网站导航

底部

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政府主办 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清远市清新区综合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管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运维电话:(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电子邮件:

粤公网安备 441803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4418030003

[粤ICP备05057909号]